为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我省结合《四川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方案》重点任务,对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大力实施“百片引领、千村带动、万村补短”建设工程,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落地落实。到2029年,建成100个左右先行片区、1000个样板村,完成10000个村补短补缺,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一是抓好“百片引领”。按照“市定县、县定片”的原则,以乡镇级、村级片区规划为基础,每年在21个市(州)各建设1个原则上不少于3个未建成村的先行片区,实施跨区域、连片建设,实现以强带弱、以大带小,引领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片区所在县(市、区)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建设项目,制定建设方案,率先建成一批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产业兴旺、产村户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
二是抓好“千村带动”。每年在176个涉农县(市、区)各选择1—2个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建成一批生活有品质、发展有动力、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村,示范带动本区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各地结合地方特色,加强资源统筹,聚焦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短板弱项集中攻坚突破,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美丽经济建设,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三是抓好“万村补短”。按照“县申报、市审核、省备案”的原则,每年在未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行政村中选定2000个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庭院,提升村容村貌,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各县(市、区)对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编制“一图一案一清单”(即“多规合一”规划图、建设方案和项目资金清单),明确建设任务、资金来源,推动未建成村补短补缺,夯实乡村发展基础,让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上一篇: 四川从全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
下一篇: 眉山市东坡区红五星村以“美”为媒 绘就靓居靓业乡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