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来源:中工网 时间:2023-09-19 点击次数:1353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对湖南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副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经过20年的实践,浙江“千万工程”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把乡村建设成了农民群众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我省建设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启示。

  悟思想,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非凡意义

  总书记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

  浙江“千万工程”蕴含着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在大力开展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深入农村实地调研,就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青少年宫的修建以及传统戏剧展演、非遗项目传承、文体活动开展作出重要指示,并督促出台配套政策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推动了浙江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浙江“千万工程”是践行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经典案例。总书记在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必然和内在要求。浙江在大力开展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的同时,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但实现了物质富足,而且实现了精神富有,打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浙江“千万工程”的实践表明,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必须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让农民“富口袋”,又让农民“富脑袋”,做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浙江“千万工程”的实践还表明,以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在农村全面实现。

  学方法,深刻体悟“千万工程”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浙江实施“千万工程”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在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和广泛影响。其中,对于我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五点深刻启示。

  既注重“塑形”,也注重“铸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浙江纵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始终将改造农村人居环境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有机结合,始终将文明村、文化村、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有效实现了“两个文明”的内在统一。

  既注重“外因”,也注重“内因”。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推动,也离不开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齐心协力,离不开农民的广泛支持和主动作为。在“千万工程”启动会上,总书记同志就强调指出,“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浙江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守群众立场,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移风易俗改革。

  既注重“硬件”,也注重“软件”。浙江既高度重视文化“硬件”建设,全域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三级阵地,高质量建成一批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博物馆、农家书屋,又切实加强文化“软件”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科学构建农村文化礼堂效能评价体系、星级管理机制。

  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时代精神”。浙江抢占先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最富有活力的主要省份,其根本原因在于将底蕴深厚、富有创造力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将文化为魂的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和优秀民俗文化,注重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既注重“静态保护”,也注重“活态传承”。浙江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对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古戏台、祠堂加大保护力度。在“静态保护”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活态传承”,大力建设传统文化研习基地、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精神文明深入人心。

  明方向,全力推动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学习“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千万工程”经验在三湘大地开启新篇章,需要从五个方面着力。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基础、持续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两个主体”一起上。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政府是服务主体,农民是建设主体。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要充分调动乡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将“政府想做的”与“农民想做的”相结合,变硬性推广为自觉行动,实现“要我建设乡村文明”到“我要建设乡村文明”的转变。

  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也要在“软件”上加大投入。在大力建设文化阵地、修建文化场馆、配置文化设施、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大力涵养文明乡风、传承良好家风、培育淳朴民风,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因地制宜开展“互助五兴”“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等文明实践活动。

  坚持“两种文化”一起抓。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农村精神文明中的两种文化形态,在工作中要做到一起抓、一起促。既要发挥农耕文化、湖湘文化等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两种方式”一起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既要注重文化传承,又要开展文化创新。我省在建设农村精神文明中,既要保护好乡村历史文化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又要策划、举办一系列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广泛参与性的创新性文化活动。比如以乡村为主体举办“村超”“村晚”“村运会”和旗袍秀、广场舞等文体活动,以政府为主体开展“欢乐潇湘”“湖南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等文化下乡活动,不断活态传承、传播乡村文化。

  总之,浙江“千万工程”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可学可悟可借鉴,有利于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带动三湘大地焕发新的蓬勃生机活力。

 

上一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下一篇: 新都区成功举办2023年高素质农民学员技术技能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