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特优农业"提升产值。恪守耕地红线,力推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及百万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小春粮食播种1.03万亩,总产2567吨,同比增3.26%。发展“美人脆”苹果、酿酒葡萄、羊肚菌等特色农业,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45万亩,园区总产值7620万元,完成农产品精深加工值3800万元。(2)发展“美丽经济”实现价值。建立全城旅游高质量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创设民宿发展联盟系...
(一)建设天府粮仓促产业兴旺。开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布局集中连片粮油千亩高产片区14个,建成高标准农田74.31万亩。同时勘探挖掘适宜种植的田坎,选用先玉1171、正大999等优良玉米品种,采用肥团育苗、配方施肥等技术,利用田坎增种粮食3500余亩。(二)打造都市田园促乡村和美。编制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规划,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场镇提质改造等项目,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52个。常态开展...
按照2024年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精准创建要求,屏山县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一是精准锁定创建目标任务。按照创建标准,结合屏山培育创建村工作实际,优化2024年度拟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名单。全年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17个。二是健全优化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优化工作运行,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高质、高效推进。三是精心编制培育创建实施方案。按照...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的举措,应当是兼顾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等多维度的一揽子举措。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以来,全国新增完成6.7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打下良好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用好这些经验,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协同,重点要在强...
近年来,绵阳市平武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环境提升、基层治理等,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依托党建引领,推进乡村建设。强化村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村庄发展与治理主动性,固牢乡村建设根基。一是支部带头促发展。各村由支部牵头、村企联盟,推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从“干部干、群众...
该县深入贯彻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支部引领、集体增收、村美民富”的乡村发展新路径,全县集体经济组织284个,认定集体成员数近60万人,量化集体资产近8亿元,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700万元,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新动力。一是加大组织融合。针对全县各个合并村的实际情况,搭建起228个“支部+”的发展平台,形成组...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对我国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作用,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的一项空间治理活动,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等,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今年以来,自贡坚定把“城乡融合”和“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放在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实施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城乡融合“四大战略”,加快推进自贡现代化建设。通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步发力,打造“精美城乡、精彩生活”宜人民生体系,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力争在城乡融合发展...
2024年8月14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了由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牵头,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编制的“乡村CEO培养”和“乡村振兴指导员研修”两个团体标准。此标准由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联合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院、成都市温江区农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四川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成都三加二公益阅读推广中心、成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近些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81∶1下降到2023年的2.39∶1,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但目前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是突出短板,必须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