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中央财办等部门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 “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来源: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 时间:2023-07-06 点击次数:2213


 

中央财办等部门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

中财办发〔20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财办、农办、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发展改革委:

《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已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财办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3年6月26日

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浙江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为在有条件的地方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短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的重大意义

“千万工程”是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载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千万工程”是农村发展理念变革、发展方式转换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伟力。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推动“三农”领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切实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省内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面貌实现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沧桑巨变。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三)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行动。“千万工程”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变为现实,打造了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样板和典范,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成功方案。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农业、低碳乡村发展,推动建设美丽乡村,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四)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千万工程”积极呼应农民群众的期盼诉求,有力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树立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标杆。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探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阶段性任务,优化人力、物力、财力配置,循序渐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

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必须学深悟透其中蕴含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人民至上、共建共享。擘画实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总书记真挚为民情怀。在“千万工程”推进中,坚持“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引导群众自觉投入工程建设,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想农民所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亿万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二)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千万工程”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深化,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可持续内生动力,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乡村生态建设,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千万工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科学把握乡村振兴阶段性重点任务和推进时序,注重多目标平衡,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深度融合,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传统农区,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推进工作,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落实。新时代新征程,要科学把握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区域差异大的实际,根据各地乡村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区位特征、资源优势、文化传统等客观条件,分类明确建设重点,逐步拓展建设领域,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千万工程”从实施之初就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构建科学规划、逐步扩容、投资建设、制度创新等一整套推进机制,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政策落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六)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千万工程”20年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制定解决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不折腾、不动摇,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健全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循序渐进接续奋斗,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基础。

三、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广“千万工程”经验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目的全在于推广运用,各地要结合实际创造性转化到“三农”工作实践之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一)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域建设美丽乡村。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技术模式,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机制,有效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支持设计下乡,增加村庄绿量、提升绿化质量,加强乡村风貌引导,推动现代宜居农房建设。

(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浙江把“千万工程”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着力缩小城乡差距。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有序流动。

(三)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20年实践证明,“千万工程”坚持以业为基,激发了强大活力,形成了持久生命力。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色林草产业,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有效防止“散乱污”企业抬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千万工程”首先是一项“生态工程”,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让乡村成为绿色生态富民家园。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实施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聚焦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区域,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提高粮食作物配方肥供应,降低经济作物化肥施用强度。推进“无废乡村”建设,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依法建立畜禽粪污收运利用系统,依法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创新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文创等乡村新业态,全面打通“两山理论”转化通道。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千万工程”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把农村建设成农民心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四千精神”。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有力有效保护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和传统民居、农耕风俗等文化遗产,弘扬生态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集中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

(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千万工程”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着力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动乡镇赋权扩能。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实践,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真正让基层群众参与进来。

四、确保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沿着正确轨道行稳致远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时纠治工作偏差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不跑偏、不走样、不落空。

(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超越发展阶段。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务实渐进推进工作,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确保乡村建设始终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人口偏少和人口持续流出的乡村,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浙江的经验做法。坚持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不开空头支票,不吊高农民胃口,坚决反对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劳民伤财,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搞合村并居,有效防范和处置变相举债、新增隐性债务等各类风险。

(二)坚持求真务实,不搞形象工程。大兴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促进各类村庄人居环境均衡发展。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多干雪中送炭的民生实事,少做锦上添花的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堆盆景,严禁搞脱离实际的“样板工程”“政绩工程”,确保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三)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厘清政府干和农民干的边界。该由政府干的主动想、精心谋、扎实做,该由农民自主干的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不搞包办代替,不搞大包大揽,避免代替农民选择,让农民成为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五、健全推广“千万工程”经验长效机制

各地要充分认识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务求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各地要把全面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贯彻到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过程,落实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领域各方面。

(二)加强宣传交流。加强“千万工程”经验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践行的能力和水平。多种形式开展“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宣传,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乡村的美好生活,塑造真实、可爱的中国形象。

(三)加强推广运用。结合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学习运用不断走深走实。

 

上一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下一篇: 成都启动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年行动计划